返回

关中盗墓手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30章 宝鸡县志,绝对不能去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黄子然爽快道:“没问题!”

    “老郑经验丰富,小陈年富力强。”

    “咱俩再帮忙打打杂,半晚上就能挖进墓里!”

    我皱了下眉头。

    觉得他把盗墓想得太简单了。

    就算大墓位置准确无误,一晚上挖进去的难度也着实不小。

    因为盗墓,尤其是盗大墓,不是只知道墓的位置就行。

    先要下扎杆或洛阳铲,探出墓的深度。

    再卡边探出墓的大小和形制。

    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墓室和棺椁位置之后,才能定出打盗洞的位置。

    准备工作就得忙一晚上。

    嗯,也有许多半吊子盗墓贼不管这些细节。

    发现墓了只管黑着头往里挖。

    至于是挖进墓室,甬道,墓道,还是挖偏了,那就全靠运气。

    不过我关心的不是一晚上能不能挖进墓里。

    而是在琢磨秦老汉口中的县志。

    盗墓贼可以不看史书,但不能不看县志。

    因为史书很少记载达官显贵葬在哪里。

    但县志中却会记载!

    甚至会详细到墓葬详细位置!

    如果秦老汉手里的是宝鸡县志……说不定会有关于西周王室墓葬的线索!

    我越想脑子越热。

    忍不住插话道:“您刚才说的县志,可是宝鸡县志?”

    秦老汉咧嘴一笑。

    像是被挠到痒处似的,得意的昂起头来。

    “当然是宝鸡县志。”

    “最初编纂宝鸡县志是在大明弘治年间。”

    “流传到万历年间时,已散佚成残篇。”

    “于是万历年间再次续修。”

    “到了崇祯十三年,又在万历年本基础上进行增删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农民军和清军打来打去,杀的人头滚滚十室九空。”

    “县里富户豪族死走逃亡十不存一。”

    “家祖趁乱带着崇祯版县志中的古迹卷,人物卷逃回乡下……”

    秦老汉祖上带回乡下的古迹卷和人物卷,恰恰是最可能记载古墓线索的部分!

    这是巧合?

    还是秦老汉祖上有意为之?

    嘶!

    秦老汉祖上,该不会也是盗墓贼吧?!

    这念头一冒出来,就在我心里挥之不去。

    秦老汉依旧兴致勃勃的讲着:“清康熙年间,宝鸡县重修县志。”

    “但本地大族在明清两朝更迭之际,死的死走的走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重修县志时的编纂者多为外地人,或者寒门出身的泥腿子。”

    “对县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的考据,比崇祯本县志差了十万八千里!”

    “尤其是关于西周王室墓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关键处,秦老汉突然拍腿道:“哎呀,光顾说话了,走的太慢快跟不上队伍了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快走两步赶上去。”

    秦老汉迈开大步埋头赶路,绝口不提西周王室墓的下文。

    他要不多说那个“墓”字还好。

    可就因为说了个“墓”字,让我心底像多了只猫似的。

    抓心挠肝的那叫一个难受。

    只想搞清楚,崇祯版县志到底写了关于西周王室墓的什么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www.bq46.cc。m.bq46.cc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